窃蛋龙,被冤枉7500万年终于得平反

2022-07-13 23:16:33 来源: 作者:

窃蛋龙有着非同寻常的特征:它的嘴像鹦鹉的喙,里面没有牙齿;头上长着头盔 似的坚硬的骨质冠。窃蛋龙头上的冠可 能代表着它们在某一恐龙群或某一 区域中的显赫地位。

窃蛋龙之所以被称为“窃蛋贼”,是因为窃蛋龙的第一枚化石是在一窝可能是原角 龙的碎蛋中发现的。

窃蛋龙,被冤枉7500万年终于得平反

窃蛋龙又称为偷蛋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兽脚类肉食恐龙。

窃蛋龙化石的发现地位于中亚的戈壁沙漠的南部地区(在今蒙古境内)。

窃蛋龙从喙(hui)到尾尖长约2米。

窃蛋龙生活在0.85亿年〜0.75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窃蛋龙的嘴里没有牙齿,但是它的嘴像鹦鹉或鹰的喙,又弯又硬

在窃蛋龙的额头上长着一块高高的半圆形骨片,看起来像鸡冠或头盔,高高地 竖立在眼前。

窃蛋龙,被冤枉7500万年终于得平反

窃蛋龙额头上坚硬的冠与今天的不会飞的食火鸡(类似鸵鸟)头上的冠相似。

窃蛋龙可能用坚硬的喙嚷碎恐龙蛋或贝壳类动物以进食。

现今澳大利亚食火鸡爪子和飞驰龙类恐龙的瓜子 相似。食火鸡是一种胆小的森林动物,但是一旦受惊, 它们会变得特别好斗。食火鸡的两只脚中间的长爪极 具伤害性。食火鸡能跳2米高。

窃蛋龙的里长着两个骨质钉状物。当它 合上上下颂骨,嘴里的恐龙蛋就会被这两个尖 钉似的东西破。

古生物界的专家普遍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标本,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蒙古国,一个是中国栾川。

世界上最小窃蛋龙化石 身长60厘米

几天前,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恐龙展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贾松海指着一块“沉睡”在展柜里,异常完整的恐龙化石激动地说:“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在洛阳栾川秋扒乡蒿坪村发掘,几乎是一块都没缺少。”

身为这个恐龙化石的发现者,2007年3月24日,是贾松海终生难忘的日子。“3月份就去挖掘化石,这并不多见,当时天儿还挺冷的。”贾松海说,一般他们会在五六月份,天气暖和后,才会开始挖掘工作,“毕竟是室外作业,天气对发掘工作影响较大。”

窃蛋龙,被冤枉7500万年终于得平反

那么,这次为啥如此迫不及待呢?“因为提前勘查过,知道那里可能有‘货’!”贾松海笑着说,他们一行四人,载着专业的工具直奔栾川秋扒乡。

就在大家四处“寻宝”,期待奇迹出现时,同行的技术员刘彦军很神秘地把贾松海喊到身边。“你看这是啥?”原来,岩石缝里漏出一块形如小拇指指甲盖一般大小的骨骼。凭借经验,贾松海很快做出判断:不能只认为是表面的一点东西,里面可能还有更多的化石!

谨慎的贾松海围绕着这块指甲盖大小的骨骼画了一个50厘米的圈,“从50厘米以外开始挖,往里大约也挖了50厘米。然后,就用麻袋片蘸着和好的石膏,把它包起来,密封后,运了回来。”贾松海对挖掘现场的画面还记忆犹新。

曾经发掘过栾川盗龙的秋扒乡,这回,小小的石膏包里又将发生什么奇迹呢?

研究呆萌“小宝贝”名扬世界拍部“写真”花两个多小时

化石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打开石膏包后,就要一点一点地剔,把岩石剔掉,留下化石,直到化石露出全貌。“天啊,竟然是块完整的骨骼化石!从头到脚,一块骨头也没少,都非常清晰。”贾松海不禁感慨道。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吕君昌测得的数据更是令人震惊,这块完整的恐龙化石竟然只有60厘米长。

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个呆萌的“小宝贝”呵护有加。同年7月,化石复原后,小家伙在河南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第一次露脸时也非常“羞涩”。所有来宾都必须遵守一个特殊的要求,只能看不准拍照。小家伙’也算去过加拿大。”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徐莉说,在研究过程中,把它的头部单独剔下来后,专门送到加拿大做了一个立体的解剖及骨密度测试,“就像树的年轮一样,骨头的截面差不多只有一圈,说明这是一只幼体恐龙,年龄大约只有1岁。”

别看它年纪小,小巧、呆萌的名声可传遍了世界各地。研究解谜期间,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地的古生物研究专家都慕名来到郑州欣赏它。

最让贾松海感动的,是一位名叫依娃·考普(EvaKoppelhus)的丹麦古生物学家。“她跪在地上拍了两个多小时的照片,从局部到整体,一个细节也没有落下。”贾松海说。

耗时多年,经过世界各国专家的对比和鉴定,最终确认,这个呆萌的小家伙生前是一只窃蛋龙。

窃蛋龙"偷蛋"名声是千古奇冤,窃蛋龙说:我不偷蛋,我只是想吃蛋壳

最新的科学发现表明窃蛋龙(Oviraptor dinosaurs)的坏名声可能是个千古奇冤,因为它们的化石形象表明它们只是在保护自己的蛋不受到侵害。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马克 罗维尔博士在第一次发现它们并命名的地方发现了更多的窃蛋龙化石的身边也有类似的蛋,其中有一个蛋里还有窃蛋龙胚胎的细小骨头,由此可知,窃蛋龙绝对不是偷蛋被杀,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蛋,是用它的长爪在呵护着幼小的生命。他还认为窃蛋龙的食谱主要是淡水中的蚌、蛤类,因为在湖成边缘沉积中有更多的窃蛋龙被发现。

窃蛋龙,被冤枉7500万年终于得平反

窃蛋龙生活在距今约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长约两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是最像鸟类的恐龙之一,尤其是它们的胸腔拥有数个典型的鸟类特征,包含每个肋骨上都有一个突起物,可使胸腔更坚牢。它们的名字来源于拉丁文的“偷窃蛋”,因为这个物种在最初发现时,样本恐龙化石的周围恰好有一窝恐龙蛋,而这个动物的样子好像是正在偷蛋一样,“窃蛋龙”的名字由此得出。现在看来窃蛋龙的名字真是千古奇冤,名不副实。

窃蛋龙,被冤枉7500万年终于得平反

科学家还通过研究发现了远古恐龙与现代鸟类的亲缘关系,他们发现窃蛋龙的尾巴非常奇特,尾骨的组合也与其他恐龙有很大的不同。致密的尾骨排列意味着窃蛋龙的尾巴极为灵活,打个比方,就像是人类的脊柱比胳膊更能蜿蜒活动一样,原因就在于脊柱的骨骼和关节比胳膊的更多。窃蛋龙的尾部肌肉发达,并且长有扇形的漂亮羽毛,在尾骨的末端结合。这一点与很多现代鸟类类似。

科学家们推测,正因为窃蛋龙有一条肌肉发达、非常灵活的尾巴,而且最少有一扇尾羽用于向异性炫耀。就像孔雀一样,它们经常用美丽的尾巴求爱。它们通过摆动尾部羽毛吸引异性,如同现代的拉斯维加斯艳舞女郎利用头上戴的羽毛扇挑逗看客。这种行为表明窃蛋龙的鸟类特征十分明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