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棺之谜:揭秘七星巨棺之谜

2017-01-04 22:19:39 来源:百山探索 作者:草蜢

我国从秦、汉两代皇朝起,“北斗七星”就开始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对“北斗七星”的崇祀。唐、宋时期,“北斗七星”的地位得到了道教、佛教的极高崇奉,“北斗七星”成了“至尊神”。

民间里流行有“南斗主生,北斗主死”的说法,而《星经》也曰:“南斗六星,主天子寿命,也主宰相爵禄之位。”

同时一些道书又说,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太星君,子生人属之;巨门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纲星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纪星君,己未生人属之,破军关星君,午生人属之。”各人根据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因此,道教认为:若能朝拜北斗,便可得道成仙,从死籍上永远除名;朝拜南斗,可增加阳寿。

所以,无论“北斗”,或是“南斗”,两个都是好运的代表。

然而,在上思发现的两座“三合土”棺椁里,不仅发现女性墓主人身垫一块长1.52米,宽30厘米,厚2厘米的中间刻有七个排布似天文“北斗七星”的圆孔,并阴刻六条线将七个孔相连形似“北斗七星”图的灵板,男性墓主人也身垫长1.72米,宽30厘米,厚2厘米的“北斗七星”图灵板。并且还在这两座“三合土”棺椁的内棺里,发现各放置有唐代七枚“开元通宝”及“乾元重宝”钱币。

这种以墓主人身垫“北斗七星”灵板的墓葬形式,目前不仅在广西没有发现先例,就是在国内也属不多见。七、明朝皇陵何葬式?

我国考古文献记载,1956年—1957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后,发现万历皇帝及他的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在棺内的睡姿呈“北斗七星”状式,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的“明孝陵”,整体建筑布局则呈“北斗七星”状。

据此,北京十三陵文物专家王秀玲在一次南京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论坛———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论证:古人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紫微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又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自称“真龙天子”,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位”,并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天”联系在一起,每当天空有变化时,他们便“自省”,认为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基于这种思想观念,他们将死视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也就意味着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