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棺之谜:揭秘七星巨棺之谜

2017-01-04 22:19:39 来源:百山探索 作者:草蜢

明代官员常服、清代官员补服在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或圆形)饰有鸟兽的图案,称为“补子”,以图案的不同而代表不同的官阶。

据说“补子”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唐代武则天时。《旧唐书·舆服志》载:“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以上。”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到明朝才定型。《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规定,官员穿袍,前胸后背各缀一个方形补子,文官绣飞禽,以示文明;武官绣走兽,以示威武。

史料载,明、清时期,受过“诰封”的朝廷官吏的母亲及妻子,也备有补服。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儿子或丈夫的官品为准。女补的尺寸比男补要小。凡武职官员的妻、母,则不用兽纹补,也和文官家属一样,用禽纹补,意思是女子以娴雅为美,不必尚武。那么,这块出现在“三合土”棺椁里的“荷花” 图案“补子”,它的真正函意及作用又是什么,或许它是从某种角度在暗示着墓主人某种特殊身份的标志物。而这样的标志物又能证明墓主人的什么特殊身份呢?

在“三合土”棺里出现的这块“荷花” 图案,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始于宋代,而在明、清时期比较盛行的民间宗教组织——“白莲教”。

史籍记载,“白莲教”,创立于南北朝时期。始初只为始祖慧远在江西庐山邀集十八高贤,于东林寺结社念佛,立誓死后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还凿池种植白莲花,并将念佛之地取名为“白莲社”。

史籍又载,元代期间,“白莲教”曾得到元朝统治者的承认,并一度达到全盛时期。元朝末期,因不满于元朝政权的暴政统治,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白莲教”大起义,为推翻元朝政权的暴政统治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也投入到这支“白莲教”起义队伍中,而在自诩为“大明王”登基称帝,建立明王朝后,深知白莲教造反的意义,即颁布取缔白莲教禁令。但是,自明朝建立后的二百多年间,对于明朝建立的暴政,白莲教众进行起事造反几乎接连不断。清朝入主中原后,“白莲教”则以民族大义为重,倡言“日月复来”,举起“反清复明”旗帜,鼓动民众起来进行抵抗清朝。所以,白莲教一直遭到清朝历代统治者的镇压。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朝灭亡后,活动在我国南方数省的“小南明”政权,为了进行“反清复明”,曾有过多次和“白莲教”联合抗清的活动。

由此,如果推断“三合土”棺男性墓主人曾是追随桂王朱由榔的明朝遗臣黄其晟能成立的话,那黄其晟和他的家人曾经或和“白莲教”有过关系,或参加过“白莲教”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以图拯救明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真是如此,在后来“小南明”被清军追剿彻底灭亡后,“三合土”棺墓主人避居上思,就以“荷花”图案绣在一块“补子”上,以示对“白莲教”的纪念,死后也将其随棺而葬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然而,至今为止,在有关记载“白莲教”的历史资料中,没有发现“白莲教”以“莲花”图案为标志的历史佐证。

总而言之,这块“荷花” 状图案 “补子”是刻意留在墓主人身上的一种特殊身份的标志,而不是一块普通的装饰品。

经比对北京十三陵出土的明代皇后服饰,其服饰胸前都绣有一朵“荷花”状图案,这与上思“三合土”棺内出现的“荷花”状图案是相吻合。可以说,“荷花”是明代皇后服饰的标志性图案之一。

再者,据有关资料表明,朱元璋的“明孝陵”及朱元璋在安徽凤阳县明中都城的父母陵墓周边条石上都刻有“荷花”状图案。

据此,可以这样推断,“建文帝”真正的“皇后”在当年无法离开皇宫,已经跳进大火里“自焚”了。而逃出京城后的建文帝,在四处“避难”之时,是不可能再享受有皇宫里那样的待遇了,只能以一块“荷花”图案“补子”让或许是他在漫长的“避难”过程中相遇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与他“相依为命”的“皇后”佩饰,以作为“皇后”的一种标志。

“三合土”棺女性墓主人的棺椁开掘后,经对其头部骨骼进行X光透视,医学专家从骨骼的轮廓推断,女性墓主人年轻时是一位“漂亮”的女性。

那么,这位年轻时是一位“漂亮”女性的墓主人,果真是明代的皇后吗?

在上思的两座“三合土”棺里,分别于女性主人的棺椁里清理出七枚唐代的“开元通宝”钱币,而在男性主人的棺椁里也清理出七枚晚于“开元通宝”137年的唐代“乾元重宝”钱币。而且,通过X光对男性墓主人整体骨骼拍照,这七枚钱币也是按照“北斗七星”状分呈棺内。这些唐代钱币的年代和这两座“三合土”棺年代相距近千年,却为何又分别呈现在明代时期的墓葬里呢?它们其中又有何寓意?

历史文献记载,中国的货币,自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才真正得到统一,象征着“天圆地方”呈圆形方孔的“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此后,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铢两钱币,如秦半两钱、汉三铢钱、隋五铢钱等,流传了700多年,直至唐代“开元通宝”的流通。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废五铢,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右会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

“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所开铸并流通的币种。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了以重量为名的铢两币制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自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并沿袭了1300多年。

“乾元重宝”,是唐肃宗李亨为了填补“安史之乱”的国库亏空,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开铸发行的币种,并以一当十“开元通宝”用。但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也就是短短的五年时间,“乾元重宝”便退出了流通领域。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墓葬里放置钱币,并作为一种丧葬的习俗了。

“三合土”棺墓的主人是明代时期的人物,死后却在棺内放置唐代的钱币。这其中又有什么寓意呢?

如果仅依钱币的表面现象推断的话,其一,“开元通宝”是开辟了中国钱币新纪元的币种;其二,“乾元重宝”虽然晚于“开元通宝”137年,但是“乾元重宝”却是以一当十“开元通宝”之用。

所以,“三合土”棺男性墓主人内棺里放置“乾元重宝”,而女性墓主人内棺里放置“开元通宝”,以示男性墓主人的身份高贵于女性墓主人。

然而,从这两座“三合土”棺出现的种种玄机进一步剖析,那么,其中的“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就有更深层次的玄机了。

“三合土”棺里的男性墓主人,当年是否以“乾元重宝”中的“乾”之意来隐喻表明自己的身份呢。因为“乾”在《易经》中“八卦”的“卦象”里代表“天”之意。

《周易》,也称《易经》,诞生于三千多年前我国的夏、商、周时期。但是,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而《经易》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它是古人用来预测未来、决策大事、反映当前现象,并且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的一部“经”书。

“八卦”,是《周易》里的一种有着象征含义的特殊符号。用文字表示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用特殊符号表示,则“一”代表阳,“--”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重叠的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中的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兑代表泽,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坤代表地。

而“八卦”互相重叠再组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和预测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因此,在封建社会时代,封建君主总是以“乾,为天,为君,为父”,为代表至高无上的象征。

“三合土”棺里的女性墓主人,当年是否以“开元通宝”中的“开元”之意来隐喻表明自己的身份呢。

“开元”,也称“始元”, 则有与神话“女娲补天造人”之意,这是否也象征了其墓主人为“母仪天下”的身份呢。

“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中的“乾”及“开元”的寓意,符合封建时代“皇帝”、“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明史稿》中记载,明朝皇帝生前的住所为“乾清宫”,皇后生前的住所为“坤宁宫”。

为什么墓主人不用当朝的钱币来隐喻身份而却用与之相距几百年前的唐朝的钱币来隐喻身份呢。

纵览中国的古代钱币,虽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但是,先秦时期的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的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环钱等。秦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各国的刀币、布币,将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钱币,并一直延续到隋朝改为使用五铢钱。

以上历代的钱币中,都没有体现出能作为隐喻墓主人身份的钱币。就是与明代相距不久的宋代所流行的“天圣元宝”、“皇帝通宝”、“至和通宝”、“嘉通宝”、“治平通宝”、“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等,虽然其中的“天圣元宝”、“皇帝通宝”都可以喻明墓主人的身份,但是,从字意上太过于显露了。在明代,白银则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而只有流行于唐代的“开元通宝”、“得一元宝”、 “顺天元宝”、“咸玄通宝”、“乾元重宝”、“乾封泉宝”、 “建中通宝”、“大历通宝”等钱币中的“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更具有隐蔽性地隐喻墓主人身份的标志。

这也许就是在墓主人棺内放置“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钱币的原因所在之一。

总而言之,根据以上的种种迹象考证,认为:在上思发现的这两座“三合土”棺,很大程度疑似为明代初期,经“靖难之变”后消失人间,而又经历史学家苦苦寻找了几百年仍没有下落的明太祖朱元璋之长孙(明太子朱标之子),明朝第二代皇帝,年号为“建文”的“建文帝”朱允之“陵墓”。

上思,地理位置处广西十万大山的中段腹地,史籍《正文·卷一百十广西五》记载:“上思州府西南三百里。西至思明府二百五十里,东南至广东钦州界七十里,西南至交州偏村界一百里。”而当年的“官皇屯”则处于上思州城东北面数里的一片丘陵里,其数里之外,全是高山峻岭,虽然东北面百里之外可达南宁府,北面数十里可达忠州(今扶绥县),但是,要到达这些目的地,则要翻越几天路程的崎岖山间小路。而要到达南面数里的州城,也则要渡过呈东西流向的滔滔明江河。

经对地名历史考证,这一带数十里方圆内的村庄,最早建庄也是在明弘治十八年上思“改土归流”(公元1505年)以后的时间,而大多数村庄的建庄时间则是清朝中、晚时期。

因此,当年“官皇屯”所处的这片地方,应该是当年的一块“世外桃源”。

可以说,这也就是当年为什么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夯制两座“三合土”棺的工程,而外人却一无所知的历史原因之一。

诚如两座“三合土”棺椁出土之时,文物考古专家曾经推测,如此六面都是密封的棺椁,其棺内的尸体应当是保存完好。然而,当打开了两座棺椁后,棺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情形,实在令在场的专家都大吃一惊,并且也为之大失所望。女性棺椁由于从山坡上翻滚到平地,造成了棺内骨骸已经零乱,而男性棺椁里呈现的也只是一具裹尸布重重包裹的“干尸”。对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梁宏刚博士推测说,这两座“三合土”棺椁当年或许是实行了“二次葬”的形式,所以,才造成了如此尸体已经腐化的现象,不然,这样的“三合土”夯制棺椁,是可以保存棺内尸体完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