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棺之谜:揭秘七星巨棺之谜

2017-01-04 22:19:39 来源:百山探索 作者:草蜢

七星巨棺之谜

七星巨棺之谜

清朝《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记载,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始于南朝时期。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明代《文本明辨序说》中记载:“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志”是用散文形式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级、功德事迹的。“铭”,是用韵文形式概括“志”的全文,并对死者致以悼念、安慰、褒扬之情,是委婉抒情的。但也有只用碑记或碑铭的。

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死后留名。

中国的夏、商、周时期的丧葬是“墓而不坟”,就是只在地下掩埋棺椁,地表不树任何标志。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丧葬形成了“坟”后,才有了“墓碑”,而“墓碑”则立于“坟”前。

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从春秋晚期就开始盛行在墓葬上构筑坟丘。如《礼记·檀弓》中记载,孔子为父母的墓建造坟丘。并认为此前之所以没有在墓上建造坟丘,即有“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与地平齐”的回归自然之意。

我国传统墓葬的形式是土葬,而土葬必需有坟墓。坟墓,似乎是一种连带的称呼,其实,“坟”与“墓”的字义是有着本义上的区别。《礼记·檀弓》引用孔子的话说“古也墓而不坟”。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此的注释为“墓为兆域,今之封茔也。土之高曰坟。”所谓“土葬”,就是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中,然后再把棺木埋入土穴,因此,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墓地范围以内叫做“兆域”。而在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土成丘的,叫做“坟”,也叫做“冢”。这就是说,在墓地里,高处为“坟”,平处为“墓”。

历史文献记载,秦汉以后,丧葬制度形成了“无墓不坟”。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提到“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我国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墓葬典章里对不同品官和庶人墓地的大小规格以及坟高规格都有具体严格的等级规定。自战国中期起,赵、秦、楚、燕、齐、韩等国君主死后都营造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即指其高大无比,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

在我国的丧葬习俗里,是有“一次葬”和“二次葬”的说法和习俗。

“一次葬”,是指人死了以后,就把遗体直接安放进棺内,永久性的埋在地下,有的地方叫“大葬”。

“二次葬”,是指人死后,把遗体安放进棺内埋于地下,若干年后,再把遗骨捡出来重新安葬。

所谓“深葬法”,就是壮族民间民俗所说的“暗葬”。其意就是把棺椁埋在地下后,地面上不垒筑墓堆,也不留下任何墓碑标志。如果在地面上垒筑墓堆,并竖立有墓碑及其他标志的,壮族民间民俗称之为“明葬”。

经查访两座“三合土”棺椁出土地附近村民,凡是上了年纪的七、八十岁的老人们都说,自从他们懂事起,都没有听到有上辈老人传说这座山坡上有古时墓葬,他们也从来没有见这座山坡上有过古墓葬的墓碑标志。

壮族的民间有这样的习俗禁忌,不能随意去毁坏别人的祖墓和墓葬,否则,是要损阴德的。悠久的历史以来,人们还是遵循这一习俗准则。何况数百年前,这里还是属于荒郊村落,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这里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时期,这座山坡虽然也开辟过果园,可也没有听说曾经捣毁过两座古墓葬。如果不是这次因建设工程需要而进行挖山取土,这两座古墓葬或许再过几十年或许上百年后也不会露出地面。

那么,为什么当年墓的主人或是其后代要采用这样的丧葬法,是不是墓主人生前有什么神秘的经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