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不渡乌江:霸王不渡乌江的真正原因

2016-12-27 21:25:23 来源:项羽探索 作者:草根整理

试论项羽乌江“欲渡”而不渡

林云燕

搞要:楚汉之争项羽垓下战败逃至乌江浦,面对滔滔江水,他由“欲渡”至“拒渡”,最后落个自刎于乌江的下场,这是他本人性情的使然和战争形势发展的结果。其“拒渡”理由有三:一是天亡我,渡亦无用;二是无颜见江东父兄;三是厌战。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战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体,五人共分其体,皆是。

这段精彩的文字记录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壮场面,是什么原因造成他欲渡而不渡呢?我认为是他性情的使然和战争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项羽原先是“欲渡”,这是他自固陵战败后,早已谋划好的一条退路。固陵战败后,项羽连连败退,退到垓下,再由垓下南走江东。这里有两条路线:东路取道广陵——丹徒至吴中,路径最短,这是八年前项羽辅佐季父项梁率江东八千子弟开赴江西抗秦主战场时走过的路线。

可此时所经城邑直至江滨已被齐王韩信麾下的骑将灌婴攻占,广陵封渡。当下可供项王选择的只有西路,取道乌江——牛渚,沿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的驰道至吴中。对项王来说,西路路径长而且生疏,但除此别无选择。

从这些布置来看,项羽是有东山再起的企图和意向,这也是他果断勇猛,争强好胜的性情决定的。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年少时虽放荡不羁,但胸怀大志,当他看到秦始皇出巡会稽车马仪仗威风凛凛的壮观局面,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说明他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项羽勇猛,胆识过人,力能举鼎。在安阳他杀死慑于秦军威势,不敢率军北上的楚军主帅宋义,毅然率领楚军开赴与秦军主力决战的疆场。在巨鹿,面对章邯的二十万秦军主力,项羽率领七万楚军同仇敌忾 ,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迫使秦军投降,这为秦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当年的振臂间得到了应验。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

一时间,各诸侯归心,项羽拥军四十万,成了诸侯的统帅。随后进兵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割地封王,分封十八个诸侯,刘邦为汉王,王汉中,巴蜀。项羽的辉煌是依靠他的勇猛和胆识挣来的。

但项羽的勇猛也导致了他过于自信,刚愎自用,目空一切。鸿门宴上他优柔寡断,不听范增的暗示,小看拥军十万的刘邦,致使刘邦得以逃脱。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才出现了楚汉两大军事集团“决胜垓下”的大会战。《高祖本纪》中予以详叙:[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向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侯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众,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此役汉王刘邦及诸侯集结的总兵力将近百万,而项王之卒只“可十万”。韩信指挥汉军大败楚师,楚师损失惨重。从此再无力组织反抗,不得不收缩残部退入垓下,凭借有利地形固守壁垒。

项王夜闻四面楚歌,知淮海地区已尽入汉手,在此无法立足,唯有突围南走保守江东或有再度崛起的机会。故决心“溃围南驰”。是夜,项羽与虞姬诀别,组织800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5000骑兵追之,项羽渡淮时,随从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和县北)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入大泽,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28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羽自度不得脱”。于是聚28骑于“四贵山”山顶,跟汉军进行了东城快战。《项羽本经》: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也:“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战,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三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慎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乃如王言”。
东城快战是一场激烈的战斗,项王凭着他的勇猛和精明的战略战术,胜利地突出汉骑的重围,按预定目标,向乌江奔驰。灌婴所率的数千汉骑在东城的这座后称为“四贵山”上并未能将项王“困死”。
从以上叙述看,项王到达乌江浦,是他在这场楚汉战争的较量中,由强转弱,最后垓下战败企图退守江东,卷土再来的唯一选择的一条路。战争形势的发展是他已经料到的必走之路,他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也决定了他必须选择这条路。因而他“欲渡“乌江。

项羽由“欲渡”转为“拒渡”,其理由有三:一是天亡我,渡亦无用;二是无颜见江东父兄;三是厌战。面对滔滔江水,项羽心潮澎湃,自吴中起兵反抗暴秦以来八年的征程瞬间浮现脑际。他项羽 “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他认为是天意要他成功;五年与汉相争,尽管“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然而却在垓下一败涂地。“卒亡其国”,他认为这也是天意,天要他亡,渡也枉然。

“天道远,人道迩”,更使他羞愧得无地自容的是,八年前江东父兄托付给他的八千子弟,而今竟无一人生还交付江东父兄。他现在只要踏上渡舟,即使面对江东父兄,他也无法承受内心的愧疚。

项羽是“世世将家”的贵族子弟,身上承载着秦汉之际已难得一见的贵族品性,尽管他有剽悍残暴的一面,但尚正义,富同情,重责任,有担当,行事光明磊落,仍是他性格的主流。他对灭秦以后,战火依旧不熄,“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旋,老弱罢转漕”的现状深深不安。

汉之四年,项王在广武曾谓汉王曰:“天下匈匈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他希望及早结束这种局面,还民众以安宁、和平。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项羽曾经派出弓箭手狙击刘邦,虽然没有杀掉刘邦,也反映出项羽厌战的情绪已经到了何种地步。最后项羽不惜违背自己的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以鸿沟为分界,中分天下,但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

当项王在渡江口面对亭长的唯一舟楫,在渡与不渡的问题上曾有过短暂的迟疑未决。乌江亭长之所以以船“待”,正是因为他看到项王在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分还在沉吟,于是他将渡船拢在码头期“待”项王迅速登舟。

然而“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的潜意识,在当下无颜见江东父兄表层意识的驱动下,促使项羽由“欲渡”突变为拒渡。这一突变其实是项羽全部人格的必然发展,反映了项羽在个人霸业与民众福祉两者之间的权衡抉择。“欲渡”是一般人面临绝境时的必然选择,而“拒渡”则是非常之人的项羽在非常形势之下所行的非常之事。原先“欲渡”的是项羽,面对舟辑拒渡的也是项羽,两件事相反相成在项羽一人之身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条件下,宁愿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以谢对他信任有加的江东父兄,以慰追随他转战南北壮烈牺牲的江东子弟的英灵。

正是因为他能渡而不渡,最终成就了项羽的完整人格,项羽也因此虽死犹生,赢得了千秋美誉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乌江》名作,正道出了2000多年来人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