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贺寿送水”之谜,冯玉祥“贺寿送水”是什么含义?(君子之交清如水)

2022-09-04 12:39:54 来源:百山探索收集 作者:百山探索网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 (今安徽省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省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 、“倒戈将军” 、“布衣将军” 之称。

冯玉祥将军是近代的传奇人物,在军混战的年代里,他出污泥而不染,关于他的轶闻逸事也广为流传。

冯将军的作风和其他军大不相同,思想开明而且民众化,特别是他常常有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举动,引引起社会上人们的惊惊怪怪。

一次他到商丘视査防务,召集了当地农村父老席地而坐开谈话会,说到农村求神拜佛,他说家里的父母就是活菩萨,敬活神比敬死神好得多,买香烛肯花钱,父母想吃个馍都舍不得,这陋习应当革除。

冯玉祥

冯玉祥

在西北军追随他多年的简又文撰文回忆,1922年4月3日直系军吴孚在洛阳祝寿,军政客、名流士绅纷纷献金赠玉,恭贺寿诞,冯玉祥也派人前往拜寿,献寿礼冷水一罐,自称:君子之交淡如水。含有“谲谏”之意。简又文说:“冯氏任性奚落人家,因自鸣得意,然身受者自然觉得真似冷水浇背。

”这件事流传开来,起初许多人以为是谣言,类似政治笑话,后来冯玉祥“亦自言不讳,乃知为真事”,经过他本人证实,看来是确有其事。近些年来,这个故事又不断地花样翻新,与前说不同,“送水”的含义又有另外的解释,且让我们看一看以下异闻:有一种说法是吴孚在洛阳庆五十大寿,河南督军冯玉祥前来祝贺,携来一只红纸密封的瓦罐,吴打开一看及是满罐清水,故作惊喜尝了一口“寿水”,并自我解嘲地笑道:“嗯,很好,很好,还是焕章(冯玉祥字焕章)想得高人一筹,不同流俗,一罐清水,这岂不是说为官(官与罐协音)清如水嘛!”冯玉祥说:“君子之交清如水。

”冯桂荣编的《冯玉祥传说的故事》里就是这样写的,依据是72岁老人吕资安口述,与前面不同的地方是冯将军亲去送礼,吴孚还当面品尝,并且又加上两人对话,颇类演义小说。

还有一本著作《冯玉祥将军传奇》,内容大同小异,不过时间改成了1922年12月,地点由洛阳也改为直隶保定,寿星老不是吴孚,换成了直系头子曹锟,说成是曹锟做六十大寿时发生的冯玉祥送水故事。另外的一种说法认为冯玉祥送水与祝寿、讥讽不相关,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是冯玉祥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昊孚的支持。这种说法称:直奉战争中吴孚打败奉系张作霖,回到洛阳,人们要为他作寿,昊孚不肯。当时任陕西督军的冯玉祥乃遣人送蒸馏水一坛,外加封签,题八字日“君子之交,有如此水。”吴得之大悦,谓其部下曰“知我者惟焕章一人。

 ”此说出自春明逐客《冯玉祥全史》,并且还说:“有议冯寿礼之菲薄者,殊不知此中大有作用。”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直系和奉系又在酝酿再次决战,双方都在紧张备战,寻求支持者。昊孚请冯玉祥领兵出关助一臂之力,又见冯玉祥部队迟迟没有行动,昊孚心里感到疑虑,儿次派人去探问,冯玉祥笑曰“子玉何视人若是之轻,我不能效妇女之矢誓言,又难仿战国年间之歃血为盟,故送以蒸馏水一坛,附签八字,以表寸心。

冯玉祥故居

冯玉祥故居

”吴孚见了喜形于色,心领神会。后来据说当冯玉祥接到吴孚战争动员电报后,在八天之内集中了几个帅的兵力赶赴洛阳,支持吴孚,吴孚也称赞他是“讨奉第一功”  所以,作者春明逐客在书中评论说:“自古君子之交,宗信义,重然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苟背盟携贰,有如此水。”所谓的送水,是冯玉祥想出来独出心裁的表态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冯玉祥以自己的行动,破除河南多年形成的陋习,改革河南存在的奉迎拍马、阿谀献媚的风气。

因为盘据在河南的督军赵倜以土帝自居,奢侈腐化,1921年冬天,他七岁的幼子得了伤寒病,赵倜六神无主,茶饭不思,他的参谋长发起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借寿”活动,每个高级职员一律借寿五年,他自己带头捐了十年,算起来这个贵子可以活上三百多年。这幕活报剧刚刚演罢,赵督军的“西屋太太”又做起二十寿庆来,有个潢川县知事(县长)敬献了一双大红绣花缎鞋,用金线镂成“卑职车云谨呈”六个恭楷小字。

1922年冯玉祥一到河南,听到潢川知县巴结上司小老婆的丑闻,就把这位县太爷捉起来送交法庭惩办。他“祝寿送水”,也可能有身为表率,移风易俗的意思。

冯玉祥相关视频:一生倒戈9次,不幸殒命黑海的冯玉祥,为何会被葬在泰山脚下!

 

网友点评到:冯将军一生反帝反专制,追求民主自由,抵抗外族入侵,不计个人生死荣辱,光明磊落,可昭日月,真大丈夫也! 虽九次倒戈,非为一己之利,为民族大业也!虽局限于认知,不损品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