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简介,明朝大将袁崇焕冤死之谜,到底是谁害死了他

2022-08-19 14:24:01 来源:袁崇焕资讯收集 作者:袁崇焕探索

袁崇焕简介

袁崇焕(别称:袁督师,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明朝末年蓟辽督师,抗清名将。

袁崇焕简介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2]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遭凌迟处死,有《袁督师遗集》存世。

袁崇焕冤死之谜

明朝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精通兵略,被委以抗击后金的重任。

明朝末年后金势力日益强大,屡屡派兵人侵中原,明王朝受到了严重的生存威胁。1622年,御史侯恂奏请朝廷,举荐袁崇焕。袁被破格任命为兵部主事。

他单骑冒险到山海关外考查敌情,研究战局,回朝后表示,“如果给我兵马钱谷,我一人就敢承担守关之事”。他的分析贏得了朝廷的肯定,又越级提升为事,主持关外防备后金事物。袁崇焕有勇有谋,知己知彼。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抗敌之法。他认为后金兵善于在野外大兵团作战,冲锋陷阵,锐不可当。

我方兵不善于打近战,但武器装备要强于敌方,善于打“防守反击”战。天启六年(1626年)上书主张“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事实证明,他的分析是正确的。他先后成功地指挥了“宁远之役”及“宁锦战役”狠狠打击了后金军的嚣张气焰,为保卫明朝的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后金视袁崇焕为心腹大患。后金太极认为“崇焕不去,则明事未可图也。”

1629年,太极率兵几十万躲开袁崇焕的正面防御,绕道龙井关、大安口,杀向京师而来。袁崇焕闻警而动。立刻率大军星夜赶往京师救援,一路上将士们人不下鞍,马不歇蹄,急驰千里,终于在北京城外的千渠门将后金军截住,一场大战,杀退后金军几十里,解了京师之围,使京师军民免遭涂炭。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立了功劳的袁崇焕却在十二月初一被崇祯帝逮捕下狱,转年八月袁崇焕在京城闹市被处以分裂肢体的磔刑,暴尸于市,兄弟妻子也被牵连流放三千里。

袁崇焕冤死之谜

为什么救国忠臣却遭此横祸?直到清王朝人主中原后才真相大白。后金认为袁崇焕为灭明的最大障碍,袁不去则事难成。

在太极的精心安排下,上演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离间”戏。后金军威逼京师,全朝惊恐,一些人对袁产生误解,认为他抗金无方,放纵敌人,还有些人为袁崇焕曾经为了争取时间筑城而准备和后金议和之事而进行诽谤,认为袁拥兵人城图谋不轨,欲逼朝廷订城下之盟,重蹈北宋灭亡复辙。崇祯帝听了这些说法后,遂对袁产生疑惑。太极恰在此时巧妙施展了“离间计”,让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两人在被抓获的两个明朝太监面前故意耳语。

谓:我方已与袁崇焕订有密约,不日战事可停………然后故意看守不严,让两名太监跑回。两名太监跑回后,立刻报告了崇祯,崇祯大惊,完全相信了太监之说,下旨把袁召进官,宣布罪状逮捕下狱,以“谋叛”罪判处袁崇焕“磔刑”。

临刑前袁崇焕怕部下因他蒙冤而兵变,去信安抚部下,嘱其一定要为国为民恪尽职守,绝对不能作乱。

崇焕从容就刑,可怜一代英才肢裂街头,成为一桩千古冤案!清人在修《明史》时将离间始末予以公开,袁崇焕冤杀之谜才得以揭开。(刘建岱)

袁崇焕墓被挖开后,头颅去了哪考古专家我们都被历史给骗了!

明朝末期著名的战将袁崇焕肯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当然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金庸武侠剧《碧血剑》而认识到了袁崇焕,不然的话袁崇焕是谁,估计大半的人都没什么印象。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他曾经努尔哈尔的八旗军,为此还导致努尔哈赤病重身亡,可以说袁崇焕的名声就此开始闻名天下,但是崇祯继位之后,形势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奸计,而后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可以说袁崇焕确实是非常的凄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