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之死:中国历史十大悬案之宋太祖暴死之谜

2016-09-08 13:44:32 来源: 作者:

赵匡胤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

赵匡胤之死

子承父业,这是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所沿袭的传统体制,封建君王将王位一般都传于自己的儿子,除非特殊情况下,很少有传位于他人的。然而历史上就有那么几位帝王其帝位的得来似不合正
统,如隋炀帝杨广、宋太宗赵光义等皇位的取得都是作为千古之谜流传至今。

子承父业,这是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所沿袭的传统体制,封建君王将王位一般都传于自己的儿子,除非特殊情况下,很少有传位于他人的。然而历史上就有那么几位帝王其帝位的得来似不合正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胤于960年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的皇帝,到976年便猝然离世了。其死因有两种说法,一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非正常死亡说,
是部分学者认为他属正常死亡,并非他人所杀。由于正史中对赵匡胤的死因没有明确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其死因便成为历史一大悬案。

持非正常死亡说者认为,赵匡胤死于其弟光义之手,也就是所谓“烛影斧声”之谜。他们的依据是北宋年间所编的《续湘山野录 · 太宗即位》中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

当天晚上天空晴朗,星光灿烂,宋太祖心中十分高兴。不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四起,天气突变,雷雹纷纷落下。宋太祖见势不妙,赶紧撤走仪仗,退阁回到寝宫,急忙地传呼掌管宫廷钥匙的官吏打开端门,传开封王(宋太宗赵光义)人肉n宋太宗来后,太祖打发走宦官、侍女,兄弟二人便对饮起来。

从殿外极目望去,只见烛光灯影之下,太宗不时地离开席位,好像不胜酒量的样子口饮酒完毕,宫中三鼓之声响起,这时地上积丁数寸厚的雪,太祖走出寝宫,用柱斧戳,人雪地中,回头对宋太宗说:“好做,好做!”说罢,太祖解衣带就寝,发出如雷声般的鼾声。这天晚上,宋太宗夜宿宫中乙至五更鼓过,皇宫值夜禁卫寂无所闻,太祖猝死。宋太宗遵太祖死前发布的传位诏书,在太祖灵位前即皇帝位。

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黄袍加身

等到天亮,宋太宗翌晨上明堂(古代帝王定明政教的地方),宣读完宋太祖死前留下的传位诏书,率领亲近大臣轮流观看玉制的葬服并附视宋太祖遗体,客颜安详、柔润就像是刚进行洗浴修饰过一样。这段话记述了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

宋太祖之死是个疑案,因为宋太宗赵光义在宋太祖死去的这天晚上一个人与太祖在宫禁内休息,具有杀兄篡位的嫌疑。

至于赵光义杀兄夺位的原因,也有几种传说,~是说赵光义非常好色,看上并调戏宋太祖赵匡胤的宠妃花蕊夫人,被其兄发现争斗起来后杀死兄长;另一种说法是家族内部的权力争夺,赵匡胤忽视了对赵光义的注意和防范,导致赵光义势力和野心的膨胀;还有种说法认为兄弟二人的政见不同,如在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上,对定都何处的问题上二人都有分歧,最后导致兄弟相煎。

持正常死亡说者则认为上述所谓“烛影斧声”之说纯属杜撰,他们以司耳光的《涑水纪闻》为依据,其中记载:宋太祖晏驾后’皇后派内侍王继隆召长子赵德昭进宫继承王位。王继院认为太祖在世时,素有传位给晋王之意。于是自作主张召赵光义进宫。赵闻讯后大惊,犹豫不敢前往。王催促说:时间紧迫,耽误时间,帝位就是他人的了。

这时赵才匆忙随王入宫。皇后一见来者为晋王赵光义,非常吃惊,只好说:我母子的性命都托官家了。赵见状,也哭着说:共保富贵,不要忧伤。以此而论,赵匡胤死时赵光义并不知晓,也不在宫中,因此也就不存在弑兄之嫌了。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何种原因暴死的?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太祖很爱喝酒,可能是得了高血压脑溢血之类的急病,抢救不及而死。或者是与赵氏家族的遗传病有关,据考证,赵匡胤一族
早亡者居多,即使活得较长的平均年龄也就41岁,与当时的上流社会平均寿命62岁相比小得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