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秦可卿怎么死的和他的身世之谜

2016-08-16 21:26:50 来源:百山探索 作者:草蜢

二、村姥姥不是信口开河是预言,茗玉抽柴隐喻妙玉日后火烧贾府

刘姥姥的确是袭人一类人,其气性为偏邪偏假,遵循先礼→利→义,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先哄→利→负义)。我们都知道,刘姥姥后来知恩图报,冒险收留了落难的巧姐,与板儿结亲,应“七巧板”。

正因为刘姥姥与贾雨村有共同的贫贱出身和偏假气性,所以也被称为村姥姥——第三十九回回目:“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但读者需要寻根问底的是,此回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为什么回目偏偏只提这个信口拈来的抽柴故事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个“村”字不仅是乡村、野话之意,还通“谶”。小说开篇提出的“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一方面是指整部小说运用了大量借语谶言,另一方面是指贾雨村、刘姥姥等村人说的话都具有预谶性,日后将兑现。个中原理是假世捧假人,假世应假话。

其次,小说为了说明村姥姥所言并非信口开河,还插叙了一个现场应验的情节,如刘姥姥说:“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庄上的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刚说到这里,丫鬟就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失火),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忙乱了一阵之后,宝玉又问:“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说:“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插曲便是提醒读者刘姥姥的话非常重要。

那么,雪里抽柴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预意呢?在宝玉的追问下,刘姥姥又讲到:“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是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的像,派了人烧香播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直觉可以判断,这个茗玉必是暗喻妙玉!尽管故事里的茗玉是十七八岁早亡,妙玉是父母早亡,但妙玉也是因为“自小多病”,“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结果与茗玉殊途同归,都进了庙,成了“庙玉”。“茗玉”则可理解为名字中有玉。身在庙中,又有玉字,就只能是妙玉了。另外,既然妙玉讨厌刘姥姥,刘姥姥这种大老粗想必也看不懂看不惯妙玉这类人,从她前文附和当地人骂茗玉是精,要砸像平庙即可知,都是源于“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如果说刘姥姥和袭人是天友,刘姥姥和妙玉便是天敌。

再者,妙玉万人不入其目的乖僻性格也决定了她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是内因,刺激妙玉的外因则是随着大观园女子陆续出嫁、离去,贾府男人日益纵横,多种侵扰齐袭而来,一是会有人妒嫌她自命清高、特立独行,诬其为人精、妖道,声言驱尼拆庵;二是会有人试图劫财,因为她屋里藏有不少古董珍玩,有些甚至胜过贾府,如茶具等;三是会有人试图劫色,比如鸳鸯就受到过贾赦的淫威胁迫。鸳鸯逼急了可以削发出家,那么已然守在庵里的妙玉该何去何从呢?妥协屈从或仓皇逃窜吗?都不是妙玉的性格,何况前面因为权势不容改换过门户。妙玉寻思,既然正道行不通,那就以邪制邪拼个你死我活吧。于是在某一年的冬天,她毅然决然抽柴点燃了栊翠庵,继而背起行囊消失在了黑暗中。火势迅速蔓延,很快就接二连三,牵三挂四将整个贾府都吞噬、焚毁了。再经大雪覆盖,第二天凌晨便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