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棺之谜:揭秘七星巨棺之谜

2017-01-04 22:19:39 来源:百山探索 作者:草蜢

在对上思两座“三合土”棺椁的各种信息进行不断考证时,始终受到几个历史谜团困扰。为了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不妨列出这些谜团与读者共同探寻。

“驯象卫”之谜

《上思县志·山川(民国版)》记载:“十万山,距城九十里,环县东南西三面。峰嶂嶙峋,接续绵延。由安南国禄州地方而来,皆曰十万山。”

十万山之称缘于何时,本文暂且不去深究。可据史籍记载,元末左江总督黄坚在申奏朝廷疏文中称十万山为“象山”。

史籍记载,明洪武年间,为满足朝仪需要,朱元璋在广西十万山地区特设“驯象卫”以捕捉、驯化在古代象征太平的瑞兽——野象。

对于明朝在上思设置“驯象卫”的具体时间,有如下几种说法:

《太平郡志》记载:“洪武十八年,十万山象出害稼,命南通侯率兵二万驱捕,立驯象卫于郡”。

《明实录》记载,驯象卫最先设置于思明府上思州凤凰山。可是,具体的设置时间,《明实录》中没有明确记载。此后,广西一些地方史志则根据《明实录》中记载,洪武十九年八月时,明太祖“命营阳侯杨通、靖宁侯叶领兵捕象于广西左江之十万山”,推测驯象卫的设置是在洪武十九年前后。清代乾隆年间所修《横州志》也载“驯象卫,明洪武十九年置于思明府”。但据明嘉靖方瑜纂修的《南宁府志》记载,洪武十二年,“移军上思州凤凰山驻扎,取交阽象,因名”,显然,上思设置“驯象卫”的时间,应是洪武十二年间,而非洪武十九年。

《明实录》又记载,洪武二十一年春正月,明太祖“以广西驯象卫指挥佥事王德为陕西都指挥使。先是德为山东都指挥使,坐事下吏,寻宥之,左迁驯象卫指挥佥事。至是上思其材,复升用之”。而《广西布政司·南宁府》载“驯象卫,在横州治东,洪武二十一年建”。

据此可知,朱元璋自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开始在上思设置“驯象卫”,九年之后的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即将“驯象卫”又迁至横州(现横县)。

如果说“驯象卫”的设置,目的只是为了捕捉、驯化野象,以供朝仪之用,那是情有可原。然而,各种史料的记载里,十万大山并不是象群聚集以及象群出没的地方。而且,绵绵数百里的十万大山横亘着宁明、上思、钦州、防城等地。为什么朱元璋却把“驯象卫”的设置在上思呢?况且,如真的有“象出害稼”,那也不必“命南通侯率兵二万驱捕”啊!再者,为什么过了九年之后,又把“驯象卫”移至不属于十万大山山脉的横州呢?

此后,上思的民间里有了:明朝初年,朝廷派了浩浩荡荡的工匠在十万大山开凿了一处地下宫殿的传说。并于2008年在一处古称“官皇屯”的山坡上出土了两座仿明皇陵“北斗七星”葬式的“三合土”棺椁。而横州也有了建文帝住持“佛寿寺”十五年,并且留有“御笔”亲书“万山第一”的史料记载。

笔者已记不清在什么时候以及在哪一本小说或史料里看到了这么一段记述:太祖(朱元璋)对着十万大山的地形图久久凝思,且两昼夜则难以入眠。

难道朱元璋早已在冥冥之中,预料到他嗣立的孙子——朱允日后会遭到不测,而为他安排了最后的归宿:横州——十万大山——上思?!

“束发”饰之谜

在上思两座“三合土”棺椁全部开棺勘测后,也许在绝大多数媒体的报道里,都忽视了呈“干尸”状的男性墓主人其中的一个细小信息。那就是,从X光的透视下,显示出头枕着草灰枕头的男性墓主人是“束发”饰。

显然,与明朝前后的元、清两朝人们的发式比对,“三合土”棺“束发”饰的男性墓主人,明显是一位明朝时期的人。

如若把上思的“三合土”棺男性墓主人推断为明代建文帝——朱允,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历史依据,而且有物为证。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将是对几百年来历史学家所作的“建文帝——朱允当年逃离南京城后已出家当了‘和尚’”的种种论述来个颠覆性的推翻:建文帝——朱允当年逃离南京城后并没有出家当了“和尚”,仍以皇帝的身份四处避难,直到他生命在上思的最后终结,而他的“陵墓”没有能像他的祖父——朱元璋的陵墓那样显示皇家气派的“北斗七星”葬式,却只能“不树不封”以“三合土”裹着的“北斗七星”葬式深埋地下。因为上思“三合土”棺男性墓主人只剩“裹尸布”紧紧包裹的“干尸”,目前在国内尚为不可多见,所以,专家们经过缜密思考后,整体保留了“干尸”。可以说,“三合土”棺男性墓主人其身上的许多信息,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揭秘。

“黑色”棺之谜

上思出土的“三合土”棺椁,呈现的是“两椁一棺”的葬式。让人惊奇的是,其内棺则是一口“黑色”的棺材。

不可置否,“黑色”棺材,它是我国古代民间丧葬习俗里的传统色调。

史籍记载,在古代的封建帝王社会里,对于丧葬礼仪有严格的规定:庶民的棺材颜色只能用黑漆。

如此说,难道“三合土”棺椁里的墓主人只是“庶民”的身份吗?

可是,两座“三合土”棺的葬式却是符合“帝后外椁两重”的封建王朝的葬礼习俗。

其实不然,这就是“三合土”棺椁及墓主人身份的最大玄机:建文帝尽管曾是“皇帝”,可他毕竟“逊国”在外漂泊了数十年,已是“庶民”。所以,死后虽然也以“两椁”显示“皇帝”身份,但却也只能躺在“黑漆”棺内,表明难以“复国”的“庶民”。

这也许就是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同情、怜悯的建文帝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

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所谓“二次葬”,和丧葬习俗中所说的“二次葬”是有着不同的概念。如《“石棺” 神秘墓主人》一文所述,丧葬习俗中的“二次葬”是指人死后,把遗体安放进棺内埋于地下,三、五年或若干年后,再把遗骨捡出来,按人的骨架顺序装入“金坛”(人死后专装骨骸的坛罐)重新安葬。而这里所说的“二次葬”,其实质就是如丧葬礼俗中的“厝”。

相关文章